其实,真正的思考方法指导也并不一定要求家长能够先于孩子洞穿题目的本质和与此相应的认知过程。很多时候只要家长的指导适可而止,给孩子留出思考空间就有可能促进孩子思考,出现有效的亲子沟通。下面是一个学习优秀儿童与父亲有关“写答”(文字形式的题目结论)问题的对话片断。在这里父亲超越了一般的督促行为,让孩子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要把答写完整。
父亲:你那答案太简单,不能那么答。老师虽然给你打了钩了,但那也不说明你对。那个问号以前的、句号以后的都应该写上……你看这道题,你可以不写那么多,这个逗号后面的都应该写上“王芳每分钟步行多少米”。
儿子:王芳可以省略,它不重要。
父亲:对,可以省略。
儿子:答每分钟步行多少米就行了,要答就答重要的,不重要的可以省略,你要写的时候就把重要的写上。
父亲:对呀,你答每分钟步行50米也行,那你光答50米就不对吧?
儿子(思考):哦,那人家以为是那条路一共50米呢。
父亲:是呀,要完整地回答人家的提问。
儿子:那,那,这个写45小时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