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出生于斯时。
1950年代初,中国刚从百年战争中走出来,人口只有“四万万五千万”。
战争是要死很多人的,而且是很多男人。
所以和平了,田里厂里的劳力都不够。
于是,国家就鼓励生育。谁生得多,谁还可以被授予“光荣妈妈”的称号呢。
他们那一代,每家的孩子,至少是四五个,多的十几个也不算太稀奇。
弄堂里,到吃晚饭时分,“小六子吃饭喽”、“大八子家来呀”、“小九妹死转来”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煞是好听。
再说个真实的例子。
有位女知青名叫“宜达”,其实是“一打”的谐音。她是她妈妈的第十二个女儿,为此,她妈妈还真的当上了“模范妈妈”,并且上北京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
可惜,迎接他们一步一步成长的,总是还没有准备好的条件。
首先是托儿所幼儿园不够。
他就从来没有进过托儿所幼儿园一天。
原因是他行三,国家只有能力每家安排两个。
这还是建立在他父亲在机关里有一份事情做,家里还付得起托费的基础上的呢。
一般人家的孩子,多是在家大的看小的,好让父母安心去上班挣钱填饱全家的肚子。
到了入学年龄,问题更大了。
原有的小学根本不够,只好临时建立大量的民办小学(即弄堂小学)。
校舍是腾出来的,课桌椅是各家拼凑的,教室昏暗,操场狭小。